造船业遭遇寒冬 这家企业逆势而上订单量全球第三
201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会是留下深刻记忆的一年。既有成果的积累,也有创新的轨迹。
在融入广阔世界的同时,也迎来了经济转型期,当发展模式和发展的路径发生改变的时候,2019年的经济增长点到底在哪里?机会又在哪里?今天《经济半小时》推出“年终经济问号调查”,挑选出影响国民经济的几大产业,进行了全面调查。
首先关注的是造船业。经历了长达10年的寒冬,不只是中国,全球多家船厂纷纷破产倒闭。造船订单的兴衰和国际贸易的航运息息相关,航运是否繁荣则是预知全球经济的一张晴雨表,《经济半小时》记者带来了一线的调查。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造船业进入转型升级通道
2018年12月10日,《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江苏省造船业最为集中的泰州、江阴等地区,这里曾经是民营造船厂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但如今,很多造船厂在艰难度日,甚至破产倒闭。
东方重工曾经是江阴市第二大造船企业,鼎盛时拥有3000名工人,年造船完工量将近200万载重吨。可是2015年就已经停产,今年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除了东方重工,江苏省曾经响当当的舜天船舶、荣盛重工等大批造船企业相继破产。中船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升江跟踪研究造船业20多年。根据他们统计,2007到2018年3月,全球活跃船厂数量从900多家下降到354家。在他们看来,不活跃的500多家船厂,大部分都走上了破产或转型之路。
鼎盛时期建造了大批新船厂的韩国和中国造船业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就连韩国的三大造船企业之一大宇造船也差点破产,最后是靠金融机构和政府的救助。
但即便是10年寒冬,也有造船企业在迅速转型,有的造船厂改成了用来储运石油、钢铁的物流园区。
在台州温岭市,一家造船厂占地600多亩,其中有100多亩改为生产新兴建材,一边造船一边做建材增加利润,度过寒冬,另一方面向高科技船型升级。
一家造船公司董事长梁新方笑称自己是在寒冬里冻僵过的人。最难的时候,一个订单都没有,他痛定思痛,咬紧牙关,倾其所有,大量投入技术研发,下决心要做高端船。
10年里先后打造出了张骞号、沈括号、长和海洋号科考母船,不仅实现了企业寒冬里的逆势增长,同时靠着这些高科技船型,赢得了更多海外订单。
浙江某造船公司董事长 梁新方:高科技船型真正带领我们转型升级,不然的话走不出这条路。
过去10年,从全球海运贸易总量和品种看,寒冬里也存在大量发展机遇。
海运贸易总量从86.4亿吨上升到119亿吨,增长了37%。
其中铁矿石海运量增长了76%,煤炭海运量增长56.9%、干散货海运量增长48%、原油海运量增长6.8%、集装箱海运量增长51%、液化天然气海运量增长了94%。从数据上看,海运增长量最高的是液化天然气,但这一市场新增的船舶订单,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几乎都被韩国收入囊中。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升江告诉记者,90%超大型油轮的订单被韩国人接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这样一家船厂,2017年的利润占到了全国造船业的40%,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家造船厂是江苏省泰州市扬子江造船厂,企业管理人员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2020年的生产量都已经排满了。
集团董事长任元林告诉记者,过去10多年来,扬子江造船厂的厂区从20万平方米发展到200万平方米,扩大了10倍,年造船能力从20万载重吨,发展到600万载重吨,增长30倍,并没有因为造船业的寒冬停止脚步。目前,订单量是全国第一,全球动态第三名。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寒冬里,这家造船厂却能够不受影响逆势而上呢?
2008年之前波罗的海指数涨到12000点,当时一艘8万吨的散货船,造价只有3000万美元,但出厂价竟然高达5000万美元,船厂的利润高达2000万美元。而船东转手把5000万美元的船租给航运公司后,竟然能够收到8000万美元的租金,净赚3000万美元。如此丰厚的盈利让各路资金疯狂投入造船,但任元林却非常冷静,他当时就认为这样惊人的利润极不正常。虽然当时订单如雪片般涌来,他也只选择那些支付能力最强、了解最多的船东合作。甚至曾经因此舍掉了20亿人民币的合同。
金融危机之后,任元林没有落井下石,一方面向船东伸出援手,帮助船东渡过资金难关,另一方面向科技含量高的船舶转型,以求获得新的利润空间。
靠着科技进步和严格控制成本,扬子江造船厂在10年寒冬里,以别人提供不了的价格接到大量订单,同时还赚到了惊人的利润。现在的任元林又有了新目标,那就是建造更高技术等级的清洁能源船舶。
国际贸易运行的很多变化,最先传导到的地方,往往体现在国际航运,国际造船业等领域。从造船业本身来看,降低成本,多拉快跑,科技优先,特种货物的运输船只需求强劲,这些都是国际贸易发展中,对造船行业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要求,谁把握住了国际贸易的新趋势,谁就能把握住造船业的盈利水平,从而渡过难关,恢复生机。
一张最近十年的波罗的海指数的走势图显示,目前国际航运指数已经回升到了1500点以上,这说明海运业在复苏,国际贸易的繁荣程度在稳定上升,这些信号,其实也预示着明年的经济增长,有了积极的信号。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五个坚持”和“六个稳”,10月份之后,我国出台了多项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大幅减税降费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有利于提振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