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价屡创新高 港航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反转?
经历了上半年的航运需求大跌后,国际海运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在出口增长的带动下,运价持续攀升。
在已经披露的上半年业绩中,除了中远海能(600026.SH),招商轮船(601872.SH)等油运龙头企业利润暴涨,大多数集装箱航运/港口企业的利润都是下滑甚至亏损,而这种情况有望在三季度扭转。
量价齐升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显示,自5月开始,运价指数持续上涨,截至10月9日,反映即期市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录得1438.22点,已经达到2012年下旬以来最高水平。
其中,欧洲集运航线方面,10月9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为1149美元,较前一个月前上涨9%;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为1202美元,较一个月前上涨7.8%。
中美航线的涨势更是惊人。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3848美元/集装箱、4622美元/集装箱,较8月末分别上涨5.74%和9.86%。其中美西航线运价更是创2009年发布以来新高,为3月初1361美元/集装箱的近三倍。
海运价格飞涨的背后是需求的好转。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4、5月份的集装箱运输量是最低的月份,这与各国严格的封锁措施实施的时间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4、5月份的运输量分别下降了190万TEU和170万TEU,跌幅分别为13.6%和11.0%。6、7月份的运输量开始回升,这与不少航运公司逐渐恢复运力也不无关系。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多家大型航运公司先后宣布取消了多条亚洲-欧洲、亚洲-北美航线。海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5月末全球集装箱船舶闲置比例达11.6%的历史高点,但到8月31日,全行业闲置运力占比已经降到5.1%,相比5月高点明显下降。其中,8月美线投放运力环比和同比分别增加7.3%和6.9%,装载率100%;欧线投放运力环比增加6.1%,同比下降7.6%,装载率98%。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8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5%,高于7月2.3个百分点,创2019年4月以来最高,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速表现强劲,已连续四个月强于整体增速。9 月出口同比增长 9.9%,高于上月的 9.5%,单月增速创年内新高。
对此,广发证券的分析师郭磊指出,由于防疫用品贡献逐步下降,目前10%左右的出口增速结构上来说还是比较扎实的。
也有公司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美国进口商正在开始提前备货,这拉高了中国对美的出口增速。一方面是由于基数低,另一方面则是下半年美国备货季已经到来,进口商开始提前准备电子消费品和感恩节、圣诞节用品。
马士基发布的一份咨询报告中也预计,跨太平洋市场的强劲势头将会延续到今年11月份,甚至可能持续到明年1月。
也正是因为出口需求的逐步回暖,虽然航线运力供给已在逐步恢复,但运力紧张的局面仍未改变。8月上海港周平均舱位利用率始终保持在接近满载水平,爆舱甩货情况时有发生,跨太平洋航线的运价也没有“刹车”的迹象。
谁将受益
在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航运企业为中远海控(601919.SH),其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8.1%。业绩下滑的主因是受疫情影响,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滑。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产复工陆续推进,自二季度起,中远海控的货量已出现明显好转。第二季度,公司完成货量634万标准箱,环比增长11.3%,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元,环比增长190.1%。
与此同时,公司的在手订单占现有运力比处于199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且今年新签订单仅163万TEU,后续新签订单趋向谨慎。
“三季度为集装箱航运的传统旺季,我们预计中远海控的货量和盈利环比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华泰证券的分析师沈晓峰表示,中远海控的集装箱运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三,在全球疫情和宏观需求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行业龙头公司已逐步摆脱依靠压低运费抢占市场份额的经营策略,转向通过有效的运力部署和积极的价格策略应对市场的变化。
同样受益的还有以集装箱吞吐业务为主的港口相关上市公司。
今年一季度,17家A股上市港口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6.3%和15.3%,不过不同业务结构的港口,业绩也有所差异。
比如由于上半年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下滑更大,以集装箱货物为主的上港集团(600018.SH),净利润就同比减少16%,而发展集装箱中转、混矿干散货为主的青岛港(601298.SH)则同比微增0.24%,以矿石等干散货物为主的日照港(600017.SH)更是受益铁矿石,煤炭的需求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7.30%。
这与不同业务结构的港口吞吐量表现一致。上半年,国内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同比微增0.6%,其中集装箱同比减少5.4%,原油受低油价催化,干散货受补库存带动吞吐量实现增长。
下半年,随着货物整体吞吐量持续向好,业内普遍认为集装箱货物的吞吐量有望回正。这意味着,上半年因集装箱货物量而业绩受损的上港集团等,收入和利润都有望自三季度开始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