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油气寡头趋势不可逆
曾几何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是中国羡慕的对象。不仅仅是因为它让美国实现了多年以来“能源独立”的梦想,更重要的是页岩革命被认为是建立在大量中小油气公司活跃的基础上,这也因此成为中国油气改革的目标。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却不停地在北美页岩市场里看到大鱼吃小鱼的残酷场景。雪佛龙并购Noble、Devon并购WPX、康菲收购Conho······在油价依然低迷的今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股逆势抄底的热潮。
事实上,早在去年西方石油公司和雪佛龙开始竞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之前,北美页岩油气行业就依稀有了大公司跑步入场的苗头。这场曾经的“平民”革命,最终还是要以大公司的入场而告终。
“平民革命”终结
有关美国页岩气(油)的发展历史已经不需要再赘述了。页岩油气这类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够成为美国本土油气产量的主导,其开端正是因为数量庞大的中小油气公司在技术、市场、销售、金融等方面降低了成本,再加上2008年油价暴跌之后的长期高油价,最终才有了页岩油气产量的爆发式增长。
技术方面,像切萨皮克这样的典型页岩气生厂商往往有着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技术积累,保障了规模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美国成熟的油气现货、期货交易和各类金融工具,让页岩生产商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融资,快速获得现金流。从而解决土地资源等障碍。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油价足够高的基础之上。页岩油气生产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从上一轮油价暴跌开始,这个问题就反复被提及。
现在回头来看,2014~2015年之间事实上破产的页岩生产商并不多。这似乎可以证明页岩油气可以将桶油成本压到40美元以下。
但无论是举债还是再融资,中小油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增加了自己的债务水平。随着2017~2018年油价开始复苏,油公司又有了蠢蠢欲动的扩张心思,债务水平又被推高。
依靠资源量举债——扩大生产——期货市场卖出远期产量——上市融资或者举债——再买地圈资源——再扩大生产——再卖出远期产量。这就是北美页岩油气中小公司的典型玩法。
一旦油价短时间内多次大跌,远期收益不足+高债务就足以摧毁这样的完美闭环。
Diamondback公司是页岩油气的主要生产商之一。但这家市值50亿美元的公司,光债务就55亿美元,每年12亿的亏损让投资人完全看不到希望。这就是打破完美闭环之后的尴尬。
寡头趋势不可逆
10月20日,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同意以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arsley能源公司,为北美页岩公司的合并又添上了一笔。
现在美国10家主要页岩油气生产商的产量超过400万桶/天,而全美的原油产量不过1000万桶/天。就这,页岩油气生产商合并的浪潮也没有终止的迹象。
上文提到的Diamondback公司、大陆资源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Cimarex能源公司和Ovintiv公司被认为很可能在接下来继续进行合并重组。这也就意味着头部的页岩生产商在市场份额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强。
为什么“平民革命”开始向寡头过渡?其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之前支持中小油公司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已经开始削弱了。中小公司不能依靠高油价来冲抵高财务成本,债务市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看好中小油公司的未来发展。
所以中小油公司只能合并扩大规模或者被收购,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和固定折旧成本,同时更大规模的公司也意味着对下游更强的议价能力和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