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船舶“红绿灯” 建设海上“高速路”

时间:2021-04-13 浏览:266 发布:乾进国际物流

惠州海事局和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融合共建,积极探索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路径,借助惠州湾建设大潮,提升水上交通安全和航海保障能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贴心服务 助力大项目发展


进入“十四五”,大亚湾水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高端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蓬勃兴起。4月8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与中海壳牌石油石化有限公司举办航标接收签约仪式,接收原属该企业的27座专用航标。此次航标移交涉及灯桩、灯浮标等多个航标种类,移交数量为大亚湾水域近年移交之最。


“作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主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港口航标接收工作,将企业管理收编为公用航标强化行业管理,极大减轻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重新优化配布后的航标对大亚湾水域的通航能力提升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航标导航科科长李远慧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惠州海事局融合发展,倾力打造平安海港航道,护航大项目建设,构架海上高速路,助推重点工程迈向纵深的一个缩影。


牢记使命 融合发展护平安


惠州大亚湾水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水域之一,担负着石油、煤炭等重要物资的水上运输重任,船舶航行密度高,石化、危险品码头林立,是海事监管的重点难点。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在中国化工园区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分布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等炼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储运企业70多家,年危险品货物吞吐量超过8000万吨,惠州港每天有近100艘次载运危险品的船舶靠离泊位,15万吨以上大型油轮年进出港达260余艘次,是全国海上危险品运输的高风险区域。


航标作为服务船舶航行安全而设置的助航设施,是发展水运、建立海上通道的支持保障系统之一。近年来,惠州海事局和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积极共建,融合发展,不断发挥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的专业优势,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核心,以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水上大交管”为主线,完善信息通报和沟通协调机制,深化在安全通航、应急反应、海上搜救、溢油清污等方面的实质性联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应急互联,基层党建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共建机制的落地。作为海事航保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和惠州海事局梳理出了囊括航标设置、航标调整、航标效能验收、技术测定、航标动态发布、航标维护管理、专用航标监督检查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进行宣讲,解决了一线执法人员在航标保护和专业标监管工作中航标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达到了融合发展、互相支持与促进的目的。


同时,为保障航道安全,惠州海事局和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注重现场监管与源头管理相结合,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巡查和执法,利用融合手段进行航标实时动态监控。每年联合出动执法人员2000人次,派出船艇450艘次,巡航里程20000海里,实现了大亚湾海域航标维护正常率100%,可用性100%,修复率100%。


惠州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刘振告诉记者,接下来,海事部门和航保部门将继续致力于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水上大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