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影响钢材运输,国内钢厂库存创两年新高
疫情封控政策影响下,多地钢铁企业钢材外运遇阻,导致国内钢厂库存水平创下两年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4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达1848万吨。这一库存水平创下了2020年3月下旬以来的新高。
2020年3月中旬,受到国内疫情影响,国内钢企库存量曾达到1982.4万吨。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向界面新闻分析称,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钢材需求释放力度偏弱,叠加多个省市进行物流管控,钢厂向贸易商仓库运输以及仓库向终端用户运输的能力受限,使得钢企钢材库存目前处于较高水平。
上海钢联钢铁分析师甘遐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此轮疫情对于钢铁企业的影响主要在于物流不畅,受影响的国内钢材产区,目前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包括江苏、上海、山西和河北等省市。
界面新闻从一家地处华东地区的钢厂获悉,工厂仍正常生产中,但钢材出厂物流面临很大挑战,该公司正在重点解决这项问题。
受到疫情封控影响,与该钢厂合作的多家中间仓库无法正常运营,是导致物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钢厂称,目前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求缓解物流受限造成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将部分钢材陆路运输改为水路或者铁路,同时利用厂区内的空地堆放部分热轧钢材产品。
与此同时,这家钢厂正在与下游客户协调,尝试直接将钢材发往客户的原料库,解决中间仓库停止运营带来的问题。
上述钢厂呼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缓解制造业面临的物流问题。
“如果物流情况持续无法得到改善,将导致钢材产成品积压,进而对工厂的生产节奏造成影响。”该钢厂相关人士表示。
除钢材外运难题待解之外,钢厂还面临辅料供应的挑战。
“只要涉及陆运运输的辅料,都存在供应中断的可能。”甘遐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辅料短缺,江苏徐钢集团在4月6日开始对一座高炉进行停产检修,初步计划停产六天,但截至目前尚未恢复生产。
物流不畅也对下游用钢企业造成影响。甘遐勇熟悉的一家江苏企业称,其钢材原材料储备通常在一个月左右,受到物流中断影响,这家企业目前可用钢材库存已不到一周,很快将面临由原料不足导致的停产。
封控措施对于物流行业的影响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交通部4月12日发文,要求统筹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
王国清认为,受到上述放宽物流限制政策的影响,钢材社会库存向终端用户流转的速度加快,使得钢材社会库存本周出现了较大下降。
根据兰格钢铁网的统计,截至4月15日,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为1519.1万吨,较上周下降38.6万吨,降幅为2.5%。这一降幅较上周高出逾两个百分点。
甘遐勇认为,一旦未来物流逐步恢复,钢厂能够恢复对外发运钢材,钢企库存将会加速去化。另一方面,库存去化的最终速度,将取决于钢材下游用户的采购需求是否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