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已发生3起货船撞大桥事故!
美国东岸大港巴尔的摩跨港大桥凯伊桥(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在当地时间26日凌晨遭一艘失去动力的集装箱船撞击桥墩,造成桥面断成多截落入河中,多辆汽车落水,8名修路工人仅2人获救、6人失踪恐已罹难。
今年开年不到4个月,阿根廷、中国、美国接连发生「货轮撞大桥」事故导致死伤或人员失踪。撇开人为错误不提,专家建议航道可增设防撞与修正航向的结构,老旧桥梁需尽速修缮方能与体型更大的现代货船「相安无事」,航运与港口开发必须与时俱进。
第一起事故发生于1月28日,地点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一艘美国福茂(Foremost)集团营运、悬挂利比亚国旗的大型散装货船「恩梅号」(En May)通过横跨阿根廷南部巴拉那河(Parana River)一座公路大桥下方河道时,因转向功能失灵而撞上桥柱,河道被迫关闭,船体严重受损但未沉没,船员无人受伤,Bartolomé Mitre大桥安好无损。
这艘228公尺长的大型货船载重量8.5万吨,事发时船上无货,正要驶往上游一处港口装货。
第二起事故发生于2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沥心沙大桥遭集装箱船「良辉688」撞击,当时这艘货轮空载,从佛山南海沿着珠江洪奇沥水道驶往广州南沙,上方桥面断了一截,桥上5辆车摔落,造成5死3伤。透过这座桥联外的岛屿交通中断、供水管线损坏。官媒指是船员操作不当酿祸。大桥1994年落成,「良辉688」撞击的桥墩据悉尚未执行补强作业。
第三起事故就是3月26日发生于美国东岸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凯伊桥(Francis Scott Key Bridge)的事故,新加坡Synergy航运集团营运、丹麦马士基集团租赁的货轮「达利号」(Dali),满载集装箱航向印度洋斯里兰卡,刚离港就失去动力、停电,船身通过大桥下方时撞上桥墩,大桥钢骨结构扭曲断裂,导致桥上8名修路工人落水,2人获救、6人下落不明,帕塔普斯科河(Patapsco River)水温寒冷,失踪者凶多吉少。
曾任商船船员的美国海事专家梅科利亚诺(Sal Mercogliano)说,凯伊大桥落成于将近50年前(1977年),「当时船只规模比『达利号』小了很多,而且『达利号』甚至不是最大的集装箱船。从很多方面来看,目前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针对过去某个时代所建」。
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结构工程教授、研究桥梁倒塌的专家安卓斯(Bassem O. Andrawes)指出,上述3起事件表面上相似,但实际上有不同之处。
广州事故船只撞上的似乎是桥体,倘若如此,也许特定高度的船只遭到忽视,或该处水道不适合太大的船只航行。巴尔的摩事故则不同,港区水道够宽敞,凯伊大桥够高,足以容纳大船通过,达利号撞上的是桥墩而非桥体。
安卓斯强调,船只撞上桥墩可能会导致「灾难」的后果,因为桥墩是桥梁最脆弱之处。他说,这类灾难有方法可预防或尽力降低灾损。例如,港务单位可在桥梁、水下或航道视线以外的位置增设防撞杆或类似结构体,让太过偏离航道的船只及时调整。
不过,梅科利亚诺认为,发生大型货轮撞击事故时,上述措施作用很有限;再者,大型货轮一旦停电,碰撞几乎无法避免。
即使订定符合现代的桥梁法规与设计规范,针对不同时代为小型船舶兴建的桥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较小河道或开发程度相对低落的国家恐怕很难追上进度。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哈札尔(Jerome Hajjar)说,基础设施投资之于公共利益非常重要,解决老旧建设的问题也极其重要。除了改善老旧桥梁符合现今规范,航运与港口开发也需要跟上时代。